任將達回憶錄(2)
《從前,從前,還在「戒嚴」的時代,一群不自量力的,》台北新音樂節
軍變後,這個平台就成為少數忠實報導每天在緬甸發生的極為不人道暴行的媒體平台,我也托他的福,能及時聽到有關緬甸的事情。
今天的播報的部分內容如下,
今天他的廣播內容,讓我回想起水晶在1987年,以初生之犢所幹的一連串事情,其中,台北新音樂節87’,在當時年輕一代的進步媒體人及唱片公司友人的大力協助下,讓我們能在解嚴後的第二個月,就囂張登場,
解嚴: 1987 年 7 月 15 日
蠟刊 ( Wax Club )
1987/2 停刊
搖滾客( Rocker ) 1987/6 創刊
第一屆台北新音樂節 87’
1987/8
解嚴之後,蔣氏王朝的「威權體制」雖然在形式上已步入歷史且兩黨政治也正形成,但國民黨 黨國治理的政治模式依舊緊緊扣住台灣社會的脈動,繼續控制人民的生活及思想。
在「表現自由」( freedom of expression )的精神號召下,文化活動如午後春筍,進入百家爭鳴的蓬勃氣象,特別是有關本土議題的各類文化行動,滲透全台與社會抗爭運動相呼應而合流成一股強勁的共同意志,來為台灣的新秩序用力打拼,水晶也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下參與行動,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我們在久遠之前的七、八零年代,也曾經有過言論受到嚴重控管的時代,雖然,解嚴了,但是知的權利及言行的自由在網路時代,變得更容易被操控及左右,有人說,AI即將治國的話,一點也不為過,它們倘若控制不住人民的自由意志,就會像極權國家一樣關掉網路,或以民主國家…的數位治理模式,軟性管控。
不過,我還是最想念,那個「想了就做」( can do culture)的同好社群年代及文化,大家互相支持,讓一件看起來愚蠢的夢想,成真,留下純粹之外,只有美好回憶 !
「台北新音樂節87’」就在這樣的集體創意及意志下,誕生,
我們被一股想要改變現狀的熱心沖昏了頭,不顧眼前的現實,視「披荊斬棘」為一種試煉,實踐美好將來的「天賦責任」。
哈,不然的話,就憑這幾隻小蝦米想要對抗大鯨魚,這絕對是癡夢,其結果必以惡夢收場。
「台北新音樂節」就是在這種夢幻式劇本下演出的一齣黑色喜劇,由「蠟俱樂部」鋪梗,「搖滾客」牽線,由水晶出資兼執行製作而完成的唐吉軻德式,阿甘外傳,正式上映 !
《楔子 台新音樂節,緣起,》
不知道是在Spin 或 NME 上看到 NEW YORK NEW MUSIC FESTIVAL 的廣告,喚醒我沉睡甚久的鬥魂,即刻寫信報名並請大會寄邀請函以便我申請美簽。
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就收到邀請函,剩下就到AIT辦簽證就可以到紐約見習,學習如何辦好音樂節。
「你到美國做什麼事情 ?」 美國在臺協會簽證櫃台承辦員。
「參加音樂節,」
「你準備的資料不足,下一位,」
趾高氣揚正眼都不瞧一下人的簽證櫃台承辦人員,把手寫的在職證明和存款明顯不足的存款證明丟出來。
「這是邀請函,是主辦單位正式發出來的邀請函,」
「這種邀請函到處都有,下一位,」
「你說話客氣點,什麼叫到處都有…,有什麼了不起,最好記清楚我的臉,永遠都不要讓我進美國,」
年輕氣盛,可以理解,但是,語無倫次就有點難懂,哈,
第二天我和何穎怡、程港輝 約了陶曉清、楊嘉、陳秀男,李岳奇、龔懷主、王笛、蘇麗華、等人在視聽中心開會,所幸大家提供了許多寶貴意見之外,廣告贊助及產品、海報等也都大方支援。
這一屆因為大家都缺乏經驗,因此,辦起來卡卡的,但是,立意新,夠大膽。
港輝特地從香港請來地下音樂時期的達明一派,成為新音樂節區域化的象徵。
本土新進藝人,有「骨頭與牙齒( bones &Teeth)」、薛岳、「紅十字」(趙傳)、黃韻玲與紀宏仁、張洪量、黃必瑋與Beta、陳世興、梁銘越,等多組不同音樂風貌的創作人。
台北新音樂節 87’
宣言:「台北新音樂節 87」為國內新音樂發展開拓了一個新天地,讓我們可以驕傲的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型音樂活動。但是,當我們擁有屬於自己的音樂節時,我們必須學會珍惜它、愛護它、幫助它成長,壯大。
8月15日
電影首映
8月16日
五場發表會
(知新藝術生活廣場)
8月21-29日
唱片封套與海報展
(金石堂站前店)
8月28日
台港新進藝人演唱會
(今日百貨 Touch Disco)
雖然部分的廣告業務及美術設計交由港輝熟識的業者打理,但是要應付跨越兩周的活動時間及多元複雜的節目內容所需要的工作量絕非我們內部人員的能力可及,因為從租借場地到確認演出者時間及內容、宣傳計畫、製作執行,這一切事務皆由不到十人的籌備小組負責運籌帷幄到執行完畢,期艱難程度,可由吳宏德撰寫的活動心得「我與台北新音樂節87’的種種- 8月的生活札記」中窺知一二。
【後記】 我的記憶
這一屆,唯一受邀來台的香港代表「達明一派」是由劉以達和黃耀明成立於1986年的電子音樂二人組,受英式搖滾及電子音樂的影響,加上東方元素的加持,出道後很快就成為香港最具潛力且辨識度最高的新生代創作團體。
劉以達在地下音樂時期參加香港《吉他雜誌》( GUITAR& PLAYER)辦的音樂比賽得獎,與同時得獎的BEYOND在當時就被視為香港最具潛質的創作人。
劉以達作曲,黃耀明與「進念二十面體」共同作詞的單曲「石頭記」,以東方味十足的電子音樂形式發表,為當時過於商業化的香港流行樂壇注入一支強心針。
表演當天在主持人陶曉清小姐隆重介紹下,劉以達以Robert Fripp & Eno式的環境音樂(ambient music)吉他風格,襯以電子鼓節奏(Roland-808)緩飆進場,加上主唱 黃耀明現代感十足的形象及歌聲,瞬間就擄獲了現場所有聽眾的心且目不轉睛地看完整段演出,在大家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
當天參與台港新進藝人演唱會的創作人,包括達明一派在內,後來都成為台港兩地流行音樂界的重要領航者,他們的傑出表現讓我們感到與有榮焉。
再次感謝,陶曉清、楊嘉、陳秀男,李岳奇、龔懷主、王笛、蘇麗華、Ken Farrall,方龍驤,還有Tim,
圖左:水晶時代的Tim Cunningham
「Timothy
Douglas Cunningham left our physical world on October 15, 2015, but not the
world in the hearts of his friends and family.」
他是水晶草創期的夥伴,除了與林志堅,林暐哲合組過「骨頭與牙齒」樂團之外,還常貢獻文字給搖滾客。時間雖已久遠,但對他的印象至今清晰如昨。
『歷史與我們將永遠記的你。』
請往所有關於第一屆台北新音樂節的文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