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30

沈聖德原住民採音系列上線:阿美馬蘭之歌,魯凱鬼湖之戀

                                                                          沈聖德

關於沈聖德:
  
港台兩地最受矚目的電影錄音與配樂者沈聖德,從電影《十八》、《唐朝豪放女》、《唐朝綺麗男》、《愛在他鄉的季節》、《阿嬰》……到香港第一個後現代結構主義實驗劇場《進念•二十面體》,這位才華洋溢的創作者,在台灣引進ECM的音樂之後,靠著逐漸成熟的錄音經驗,一個人經營起Ou-la-la,對於本土文化有著無限的關懷。

朋友拗他錄過很多獨立音樂作品,Ou-la-la 旗下出版品有濁水溪公社的《牛年春天吶喊現場》以及四張原住民田野錄音,交由水晶唱片代銷。

以下是他入行的心路歷程訪談錄。

從創作者到錄音師——沈聖德的OULA-LA!音樂之路 

採訪整理:鄭鏗彰     原刊於 《搖滾客復刊一號2000.9.


《愛在他鄉的季節》到ECM

沈盛德:「那時候在香港作蠻多的電影配樂,接了一些電影的案子來做,可是香港的市場比較小,早期也沒有現在這麼有規劃,每個片子都有主題曲,做了很多很爛的作品,比較好的就收集起來,來到台灣碰到阿達,阿達有興趣就給水晶出版《沈聖德的電影音樂》(水晶有聲出版社,1993CPO003)。後來我慢慢把我的基地移來台灣,香港的case就比較沒有了。

水晶發行的「沈聖德的電影音樂」(1993)

來台灣之後開始想做一些本土的東西,那時你可以看到一些影子,有些作品裡可以慢慢看到一些台灣本土的東西。後來因緣際會拿到ECM的代理權,就開始賣起ECM來,可是當時最大的想法是希望利用ECM來作一個帶頭的作用,把通路建立起來之後可以把自己的東西丟出去,因為我有興趣的都是比較不商業的東西,你可以看得出來我從來不走那個路線,我不喜歡那個音樂的方式,也不喜歡那個操作方式,後來發現跟不同的人合作都有不同的理念衝突。

我覺得ECM的模式是非常好的,如果你在它的定位來看的話,是一個德國的公司,它一開始把它周圍的Artist收集起來,向全世界推銷,很多人從不懂到懂ECM,發現很多主流以外的、爵士的或者藝術家的作品,我一直想做的東西是把香港台灣一些好的、Independent的東西往外推。


              「歡聚飲酒歌」,摘自沈聖德原住民採音作品「馬蘭之歌--阿美傳統歌謠」(1999)

其實ECM經過這麼多年來的運作,它已進入一個蠻穩定的銷售量,從早期的林哲輝到昌彦,昌彦那時的業績不錯,可是是單張的業績,某兩張猛打廣告,但平均業績不好。到了後來十月(工作室)去接手的時候,我一直堅持一個理念,就是 ECM有六百多張CD,每張都要兼顧到,不能像昌彦那樣。這點十月是做的不錯的,我那時候的partner符昌榮以前是做業務的,這方面做的非常好。再來從ECM裡,學到的最重要一點是必須要把它做的最好,你回去聽ECM最早期的東西,它都是錄得非常好的,要走長遠的路的話,我們不像流行音樂只賺前三個月,我們是走永遠的,民間的東西或者本土的東西的生命力很長,有一天可能有人會覺得這個是寶,可是當你要做個保存的錄音的時候,最重要是要把品質抓的很好,錄到最好,ECM其實就是這個部分做的非常堅持,它要是錄的不好或音樂不好就不出。

 

十月推動本土作品的困難,以及原音文化的成形

 

做了ECM之後,後來我就離開十月,因為他們對本土的東西興趣不大,他們覺得本土的東西不是這麼好,所以沒有很積極地去推動,反而很積極地去引進國外的藝人來台灣演出,然後還有一些技術上的問題,因為本土的東西預算很低,基本上都是自己來錄的,製作預算不高,包括付版稅酬勞,可能十萬塊就解決了,可是再加上公司的管銷、宣傳,就很高,我後來發現這是個很大的問題,一個好的東西,沒有公司的架構其實是可以做的,可是當你有公司的架構時,你不可能不把那些管銷考慮進去,所以本來是可以做的,就變成不能做了,跟十月一起推動本土的東西有點吃力,花太多時間在開會跟吵架,因為他們是出資者,要抓預算,在到底能不能做上面花太多時間,可是那個東西實際上很簡單,錄了就是做了,可是為了要想後面那個部分,開了很多對我來講是沒有必要的會,很多計劃沒法推動,可是我覺得我只是要做個錄音而已何必這麼累呢?我要做我要做的,他要做他要做的,完全的Independent,所有東西回到原點,我不要找別人的錢,找別人的幫忙,我自己來做,因為基本上這麼多年來我已經把自己訓練成一個蠻不錯的錄音師,之前發現台灣最大的問題就是一個好東西找不到人去錄,好的人可能價錢也太高無法支付。


                                 「馬蘭之歌--阿美傳統歌謠」封面,謝典銘提供

學到的東西就變成幫助你判斷,品味的基準,ECM給我一個觀念上和行銷上的基礎。離開十月之後就做這些東西,跟部落的人談好就去錄,錄回來想這一堆東西怎麼辦,要用什麼Image來推動,後來就想不需要把它變成太過原住民的方式來推動,所以我沒有用很強烈的原住民圖騰,後來就變成用風景,比較能夠有更多的想像空間,在唱片行看到一張唱片你買或不買,最後其實不是它的音樂,而是它給你的感覺。那時碰到王明輝,他在搞原音文化,雖然他好像一直都沒有出,因為他第一個計劃也是卡在唱片公司(友善的狗),所以他的公司成立了,作品製作好很久了,可是一張都沒有發表過。因為王明輝也是找一個金主跟他合作,可是做了一兩年金主又撤資,本來我是要跟他合作的,我覺得他的觀念非常好,我們非常談得來,都喜歡本土文化,但是原音文化還沒開始就掛了。(編按:以上言論為受訪者個人陳述,不代表本刊立場)

Ou-la-la!的獨立之路

所以其實我覺得我的判斷是對的,不要跟人家合作,拿人家的錢,我愛做什麼就做什麼,沒有錢就不要出,我本來企劃好去年要出12張,可是我只有能力出4張,因為我的錢都花在硬體上面。

因它是個系列的東西,我錄了很多零零散散的東西,一張一張出太慢了,沒有力量,四張有關聯的比較有趣,所以我後來錄的東西就希望盡量做一個系列的,比如說北管我就錄了四張,最近做一個道教的唸經錄了四張,還有一個系列是街頭賣唱的,有越南的乞丐、越南的表演藝術、還有香港的,台灣部分還沒做好。還有一張恆春調、兩三張原住民的東西,有一張優劇場打擊樂師傅的個人演奏專輯。一開始是沒有設定形象的,可是後來發現有個方向就繼續去找,對我來講是非常有趣的。

其實我還錄了很多的作品在家裡面,都不能出,或者我會慢慢地利用其他方式來出,可是主要的Label品質很重要。我可以說我錄的台灣布農族的八部合音是台灣有史以來錄的最好的版本。

 

「鬼湖之戀」柯玉玲演唱,選自沈聖德原住民採音系列「鬼湖之戀--魯凱傳統歌謠」

不靠行都是獨立

反正不靠行都是獨立,如果你自己有想法的話就去做,不擇手段地做,我覺得唱片公司是一個抹殺創造力的地方,如果你有好的東西到唱片公司,很多人會加其他的意見進去,最後出來的東西不盡然是你的東西,所以我覺得最好還是用自己的方式來製作,製作好再去找一個不錯的人幫你去混音,市場通路就找水晶,水晶有它自己的市場定位,很多本土團簽到大唱片公司就變爛了。

我希望他們可以先花時間把歌寫好,現在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大家都很想去做一個事情,可是他本身的技術還沒到,變成蠻可惜的。其他錄音技術都可以找人家來幫忙,只有創作的部分沒辦法找人家來幫忙,所以要先把音樂寫好,但是你的概念要清楚。現在電腦這麼普及,你只要把它分軌錄到硬碟裡面就可以了,再找人幫你Mix,那個效果不會差很多。

 

                                                             「鬼湖之戀--魯凱族傳統民歌」封面,謝典銘提供

                                                        

台灣的吸引力在於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台灣的非主流市場目前我覺得不會特別好,我覺得人的本質上有一些弱點,台灣的社會有一點太過急功近利,大家都很想快速的獲得一些成就。我覺得 Independent就要完全的獨立,我走了很大一圈下來,找了很多的人合作,我們一直都碰到同樣一個問題,一直都想做東西可是一直都無法推出,只要牽涉到錢就會強加一些東西在你身上,唱片公司也一樣,給你好的條件,夢想的承諾,可是到後來你發現做出的東西跟你想像的會有很大的落差,對你的音樂沒什麼主控權。台灣的吸引力在於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台灣是個最自由的地方,你看很多的自由民主國家,其實它一點都不自由,比如說香港,有很多法律上的規矩讓你沒法推動,比如說你必須是某個東西的會員才有辦法拿到版稅。台灣是不管怎樣做了再說,地下電台、有線電視也都是做了再說,也不能說違法,法律本身就很笨,好像現在網路也無法可管,可是並不表示它是個壞的東西,立法院一天到晚在政治、權力鬥爭沒有辦法好好去即時去接受現狀。

苦幹,一個人搞定Independent就是可以把每個人心裡的話講出來。我現在的方法是完全不管他製作費多少,唯一生存的方式是降低成本,假設你自己不算錢的話你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苦幹,一個人搞定,自己可以做的自己做,不行找朋友,這就是Independent的精神。

網路是很好的方式,因為一般的通路都是你去花錢往外推,網路是反過來,我把這東西放在那邊,你要看我的東西要付錢,對創作者來講非常有利,你可以躺著賺。同樣的如果我還是要依靠別人來幫我設計經營網站的話,我還是非常被動,做為一個永遠的獨立的人,你必須要自己學會。至於網路下載的部分我還在考慮,那個市場成立的條件還是流行量,如果你不是個流行性的東西,放在上面沒有人去幫你經營。如果我用傳統的方式來銷售還比較有趣。小衆的東西擺在那沒人去看的時候,好像是陪人家玩,沒什麼太大的作用,倒不如有一點主控權,必須要把你做的東西看成是一種文化不要看成是一種商品,既然我們不賺錢,定位把它崇高一點,不要跟那些做生意的人混在一起。商業流行音樂所代表的就是一種浮面的商業文化,是一個娛樂的東西,Independent的好處就是可以把每個人心裡的話講出來。


沈聖德音樂聆賞處與相關閱讀

      音樂: 愛在他鄉的季節(1990)     


        
  




2022-06-18

台灣有聲資料庫(14) 

榮興採茶劇團三張客家三腳採茶戲上傳(1995)


緣起:1995年,水晶唱片「台灣有聲資料庫」請來鄭榮興老師擔任製作人為榮興客家三腳採茶劇團錄罐了經典茶郎張三郎系列三張作品。

錄音精神:

客家三腳採茶戲又稱相褒戲,特色是丑旦相戲謔,調情對唱客家民謠,是一種故事結構雖單純卻充滿生活情調的歌舞小戲,體現嚴肅形象的客家人幽默樂天的生活品味。

三腳採茶戲在台發展於日治時代達到鼎盛,眾戲班在舊劇本的基礎上創作出更豐富的小調戲,之後發展為大戲規模的改良戲。六十年代為藥廠促銷賣藥的露天表演為三腳採茶戲造成另一次發展。

客家三腳採茶戲在現實生活中消失已久,此次水晶唱片出版的三張六齣採茶戲,是由已傳承三代的「榮興採茶劇團」演出,再現了六十年代三腳採茶戲最後風華時代的光彩與面貌。

此次錄音的主要演唱者不但有最耀眼的電視台採茶戲明星,更有橫跨日劇時期到光復後發展的資深藝人曾先枝先生。而此次採錄的六齣劇目,也正是三腳採茶戲最根源的茶郎張三郎系列故事的戲齣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簡介:

五0年代客家採茶戲名伶鄭美妹女士之孫-鄭榮興先生,於1986年重組其祖母當年劇團,1988年重新登記為「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曾獲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推展社會教育有功團體獎」、「社教公益團體獎」,為苗栗縣「無形文化資產」傳統藝術類「採茶戲」之保存團體。"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錄音照片攝影:范揚坤


客家採茶足影             

文:范揚坤(南藝大助理教授)

2022 上傳轉檔文字校正:Chihchun Ma

發展歷史

人口屬僅次於閩南語群的客家語群是臺灣目前第二大漢族族群。居住區,一般所知以北部桃竹苗三縣市及臺中縣的東勢和南臺灣的美濃平原六堆地區為較集中地區。另外在彰化、雲林兩縣以及 宜蘭,花蓮一帶也有一部份的客族;彰、雲兩縣除日治時期自北部桃竹苗地區遷入墾殖種糖的佃農客民之外,多為已喪失客語能力的福佬客。這批更早進入彰、雲平原的客家族群,在歷史環境與生存挑戰之下,逐漸放棄本族群的語言及文化,融入當地的閩南福佬系統之中;但在雲林的崙背及彰化永靖,仍有一小部份在家中堅持著母親的語言。

本次所錄客家三腳採茶戲,過去長期流行的範圍主要在北部桃竹苗客家語群地區,或是在如彰化、花蓮等自桃竹苗地區移入,在稍晚形成的新客家聚落。六堆地區的三腳採茶戲活動,目前所知 亦多是到日治時期才由北部客家人所組成的採茶戲班到當地演出後才始見蹤影。因此這種採茶戲個中所使用的音樂內容,也與北部客家地區流行的歌謠有更密切的關係。

                                           送郎


客家人在山野中唱山歌,鄉集裡唱小調,由自家屋角唱到茶園。這些民謠小調除了在常民之中傳唱,也漸漸轉入戲曲表演中。藝人口中的三腳採茶戲,一般咸信是傳自大陸原鄉,在清代晚期入 來臺灣,發展、擴張以至衰微。

三腳採茶在臺初始的表演,確實的情況由於文獻的缺乏,我們並不暸解。只能由藝人過去所聽到的訊息知道,最初三腳採茶班的成員完全是男性,每個不到十人的小團體,在北部客家地區遊走 於各個客家鄉民聚落,不搭戲台、不備砌末,在曠地廣場裡賣藝賺取賞錢,跑江湖落地掃。之後才有人招集小兒成班學戲,此時採茶戲已漸風靡,組織也略見規模,所表演的劇情及音樂內容也逐漸多樣,並漸自其它劇種如亂彈戲、閩南語系的歌仔戲等,吸收不同的養份滋養擴張,開始有了大戲的規模。此一階段,時間上約是在日治時期中葉。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灌錄的「送金釵  上山採茶」

採茶戲到日治時期這一階段的發展,流行地區同時也開始由北部地區客家戲曲活動向外擴展到其他客家地區。由於內容的改變,從而有改良戲一詞的出現。除改良戲的稱謂外,也有人稱它作客 家大戲,或客家歌仔戲;當然也有許多人沿襲舊稱還是叫它採茶戲(略去三腳二字)。當三腳採茶戲過渡到到改良戲時期後,由於受到觀眾的歡迎,表演型態已不再是遊鄉賣藝的露天落地掃,表演單純劇情的歌舞小戲。開始有更複雜的劇情,和更繁複的音樂運用。此一時期主要活動範圍多存在於內台戲園中表演,採售票方式,向觀眾收取表演酬勞。過去三腳採茶戲的落地掃表演方式至此,多已不復見。但是過去三腳採茶戲的表演內容在此時並未消失;當時受到客家人所歡迎的劇團在戲園演出,每當正戲演畢,觀眾經常卻不願散去,此時戲班為應觀眾所請,乃會加演段落規模較小的三腳採茶戲齣。

內台改良戲表演的好光景,一直延續到戰後的1960年代。隨著時代和娛樂方式的變化,愈來愈少人買票到戲園看客家戲。這些專演改良戲的內台班也開始兼演歌仔戲和新劇(話劇),吸引其他 語群的觀眾前來捧場,但仍不敵時代的浪潮,終於被電影放映擠壓離開內台,轉入野台廟會尋求生路。

「上山採茶」

除外當時也有一批表演者轉入電臺,從事採茶戲廣播節目。在60年代,當電視尚未完全普及於全省,收音機中傳來的採茶戲廣播節目,對客家鄉親還是相當具有吸引力。高收聽率的魅力下,幾 個以客家語群為主要消費地區的藥廠紛紛或與電臺合作、或自行組織表演人員,製作採茶戲廣播節目。同時為促進藥品的銷售,藥廠商人除在採茶戲廣播節目空檔之中插播廣告;並以所有的表演成員,到各處表演兼促銷藥品。這種有點像過去王祿仔仙江湖賣藥的銷售手段,也運用廣播的穿透力 ,在當天節目中事先對聽眾預告,當晚所位的表演地點。為鼓勵表演者,藥商在這類促銷活動除一 般酬勞之外,當晚所賣出的藥品,表演者還另可抽成,作為額外的收入。

這一類就地拉開的促銷表演,由於表演人數通常並不多,所演出的內容,無法如白日廣播節目用改良戲的的大戲劇目。人、地的限制下,因而演出內容多是三腳採茶的戲齣,並方便在段落之問 賣藥。但是一當這類表演對藥品促銷不再具成效後,這些臨時組成的團體與表演者只得再回到野台演改良戲或轉入歌仔戲班。三腳採茶戲的演出至此之後才不復再出現於現實表演中。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灌錄的「糶酒 茶郎回家」


直到1987年六月,由民族音樂學者鄭榮興重組家傳採茶劇團並易名為榮興採茶劇團後,與曾先枝等幾位藝人重新整理三腳採茶戲劇本。三腳採茶戲至此才又再次進入客家鄉親的記憶,出現於現 實表演中。參與本次錄音的諸位藝人,學藝背景多成長於改良戲時期與採茶戲廣播節目時期。其中 如張雪英、陳秋玉等幾位女士,更是採茶戲廣播節目時期,藥商促銷表演活動中的重要演員,當時她們都還只是十八九歲的少女。

由客家山歌演變成三腳採茶戲經改良戲時期,再到採茶戲廣播節目時期的王祿仔賣藥型態,到今天的文化場(民間對政府文教預算補助演出的說法),其問三腳採茶戲表演的音樂及基本故事內 容變化並不大(不斷改變的是表演的空間環境與觀眾),還是只有簡單的人物、故事情節和豐富的客家民謠。

採茶戲除在現場表演及廣播中出現外,留聲資料的錄製早在日治時期即已開始,有改良戲齣( 如孟麗君)也有三腳採茶戲齣。其中苗栗人蘇萬松、桃園阿玉旦、新竹寶山鄉的梁阿才(阿才丑)、竹東人阿浪旦等人在日治時期即曾遠赴日本灌製唱片。1960年代本地也有美樂唱片、惠美唱片、 鈴鈴唱片等唱片公司錄製了許多33轉的採茶戲唱片,其中又以原是從事寫真館攝影工作的苗栗人彭雙琳主持的美樂唱片數量最豐。到後期的今天所出版的有聲出版品則多只錄歌謠,很少以戲為單位進行錄製,其中以南星唱片最為客家聽眾所熟知,其餘就多只是流傳在夜市中的翻拷產品。

劇情

三腳採茶戲中以一個茶郎的故事為軸,形成各個小段戲齣。主要有上山採茶、送郎、糶酒、茶郎回家等幾齣;其餘像桃花過渡、十送金釵、拋採茶、扛茶等幾齣則是另外再由茶郎的故事衍生而 來,如扛茶則是糶酒再發展出來的。另外像病子、問卜、公揹婆、開金扇、初一朝、鬧五更、苦力娘等則是以這種情節發展模式另外而成。民族音樂學者鄭榮興以為,所謂採茶一詞當以彩茶為正名。他認為,這種三腳採茶戲的情節,其實是當初表演者與觀眾互動間所共同編創出來的。這些故事後來會再衍生出其他小折, 經常是在表演過程中根據觀眾所賞的金錢或物件即興編作,藉由彩題發揮而成;又因這些小折多以茶郎的故事為題(以茶為題),故應正名彩茶戲。另外,客語中採茶一 詞應讀作摘茶,所以又為採茶戲一說並不成立多一旁證。


                             「茶郎回家」


音樂

經歷過改良戲時期,三腳採茶戲在採茶戲廣播節目時期中,當時不論採茶戲廣播節目,或在外促銷藥品的露天表演,所用的音樂伴奏樂器編制,和當時其他大戲所用樂器組合多已大致相同。也是以殼絃為主要的旋律伴奏樂器,另外以和絃(帕士)、大廣絃、揚琴、笛為副;再加上一組打擊樂器提點戲劇進行節奏。

戲劇進行中,打擊樂器所用鑼鼓點雖借自其他劇種,但演員所唱仍以客家民謠為主,且每齣不同的段子多只用幾種民謠曲調,並以其中一種為具名,也有說是以該段齣名為其中某一曲調為名。這些許多同時是劇名的民謠,應多是在三腳採茶戲這種小戲出現之後才逐漸發展出來的地方小調。當然其中也有相當古老,傳播區域相當廣,不限於只在客家地區流傳的小調民謠;或發展時間到相當晚近之後才成型的新歌謠。

至於原在山野中傳唱的山歌,被吸納到三腳採茶戲中,除曲調原般運用外,歌詞與音樂性格也進行了變化, 不但降低原本環境中所特有的歌詞即興和較隨興的曲調節奏特徵;原本不用伴奏的歌唱方式,也加入器樂伴奏擴大音色上的變化,以適應戲劇表演加強效果;如老山歌、老腔山歌等皆是。另外客家民歌中的平板,除運用在三腳採茶戲,同時也使用於單人故事說唱或勸世文演唱的江湖賣藝表演。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三腳採茶戲全聆聽

  



2022-06-01

 「飛躍在蘭陽」(1992)上線水晶頻道-----一張從未上市的專輯


「飛躍在蘭陽」是81宜蘭年區特輯,從未上市。

前言:一九九二年,水晶唱片應宜蘭縣政府之邀,為那年在宜蘭舉行的區運會做音樂特輯,特輯CD當做區運會贈品,因此從未上市發行過。

此張專輯集合了作詞人林良哲、作曲人朱約信、陳明章、喬陽合作而成。以下是統籌此張作品的林良哲自述。

飛躍在蘭陽》專輯與我                   林良哲

作者簡介:

1968年出生於台中市,1991年開始創作台語流行歌曲,陸續發表〈無花果〉、〈玫瑰〉、〈鵝媽媽要出嫁〉等曲,之後又與陳明章、朱約信等人合作,迄今仍從事台語流行歌曲創作,已創作歌詞、歌曲超過百首。2008 年以《日治時期台語流行歌詞之研究》為碩士論文題目,並取得學位,目前為自由時報彰化新聞小組特派員。

    還記得30年前的夏天,那是1992年的一個假期,我和朱約信一起去了宜蘭。

    當時,正是我在等「兵單」的空檔,水晶唱片的老闆「阿達」(任將達)交待我們一個任務,他說公司接到一個Case,台灣區運動會將首次在宜蘭縣舉辦,要製作一張唱片專輯。因此,我們去了宜蘭一趟,算是「田野調查」,也算是找尋靈感。

    跟台北相比,宜蘭的天空藍得很不像話。做為外地人,搭乘火車一路過來,除了山、海之外,還有孤立於海上的龜山島,令人記憶深刻。在我的印象中,這張專輯在製作之前,已經先寫好一首名為〈先生名叫渭水〉的歌曲,用以紀念日治時期出身於宜蘭的醫生蔣渭水,可能是因為這首的緣故,讓「阿達」以為我應該對宜蘭很熟悉,才交待此任務。
「先生名字叫渭水」

    當時,我對宜蘭沒什麼印象,因此這張區運專輯,也不知道要如何下手。但水晶唱片就是這麼一家神奇的公司,把這個重責大任交給二個不知所措的年輕人,而我們也不知道什麼叫做害怕,來到宜蘭之後認識不少人,不但有返鄉青年、戲班演員、學校老師,更有小說家與政治人物。

    沒幾天,約信回台北了,但我留下來了,並在宜蘭文化中心找到一份工作(負責籌辦「縣立劇團」),而正是這份工作,讓我能完成專輯中的歌詞寫作。在工作期間,我不但借住在戲班李阿質老師的家中,還經常騎著摩托車,跟著戲班到處去演戲,也就是這樣的經歷,讓我更了解宜蘭這塊土地,以及在土地上的人與故事。

    在專輯中,同名主題歌曲〈飛躍在蘭陽〉的歌詞,使用了不少我在生活中所學習到的宜蘭腔台語,而〈宜蘭組曲〉則是以當地地理、風土、歷史、戲曲等特色寫作,搭配歌仔戲的傳統曲調而成。而專輯中的「站在自己的土地上唱歌」一文,則是我當時對宜蘭這片土地的愛慕心聲。

「宜蘭組曲」

    就我個人而言,這趟宜蘭之旅不但開拓了眼界,更讓我對傳統戲曲產生興趣。直到現在,有時在午夜時分,我還會想起「本地歌仔」的「四大戲齣」之故事情節,而耳朵也仿佛會聽見莊進才老師拉著「殼仔弦」,由游源鏗演唱〈宜蘭組曲〉中的那一段「採親仔調」:

機巧陳三媠五娘,賣身磨鏡結鴛鴦。
痴情英台憨三伯,同窗三年攏不知。
落魄蒙正劉千金,雙人寒窯且安身。

    記得當時水晶的合約,《飛躍在蘭陽》專輯發行必須配合台灣區運,專輯並不對外販售,印象中只贈送給參加區運開幕式的貴賓,而且每張專輯都有打上編號,因此外界並不流通。但專輯發行之後,我即展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前後在宜蘭縣文化中心工作一年左右,參與「縣立蘭陽劇團」成立工作,讓我不但更認識宜蘭,也更了解這塊土地所發生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