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4

 阿美族宜灣系列(一)

阿美宜灣傳統民謠「媽媽的歌」上傳




美麗的宜灣。(Lifok 提供)


有關宜灣

引用自黃宣衛(2005)《國家、村落領袖與社會文化變遷:日治時期宜灣阿美族的例子》一書。

宜灣部落的名稱由來是這樣的。在宜灣溪上游的山裡,有一種鳥類棲息,它的啼聲為「angiw」,因這樣的啼聲與眾鳥不同,使路過的人印象深刻,從此人們就稱這個地方為「Ciangiwan」,意即「angiw鳥棲息的地方」。由於口音的變化,原來的「Ciangiwan」即漸漸地發音成「Saangiwan」。後來這個名稱便成為聚落的名稱。清時期官方據此譯音為「沙里灣」,後來日治初期方譯成「沙汝灣」。光復後國民政府改稱為「宜灣」至今。

根據宜灣大老徐田作(Asala)在1986年宜灣豐年祭的談話:現在我簡單地講一講宜灣的創社歷史。宜灣部落由Kalitag Payo開創做的,他就是我們的始祖。在豐年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位Kalitag Payo。我們紀念他,感謝他。他是從Ciwkagan(石坑部落)遷來此地的。所以我們可以說是Kalitag Payo的後代。

我們現在的部落是新的宜灣部落。舊部落的遺址在山頂。遷居先部落之時所生的小孩,就是現在的Lahokee(補欠組)及Lafodo(洪水組),所以推算起來宜灣部落已有120-130年的歷史。 雖然比不上有五、六千年歷史的漢人,然而即使只有一百二、三十年的歷史,我們宜灣人也不得忘記自己的跟,自己的部落,尤其我們是阿美族人。我們珍惜愛護我們的族人。

                                                     「我是海員」選自「媽媽的歌」。

宜灣的南端是大麻里,北端是花蓮,正好位於中間的地理位置上,是阿美族南北(花東沿海線)社會、文化往來頻繁的好地方。

引自黃貴潮著,黃宣衛翻譯,《宜灣阿美族三個一是活動的記錄》,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丙種之二(1989.6

                                           水晶唱片「台灣有聲資料庫」宜灣阿美傳統歌謠「媽媽的歌」。


有關「媽媽的歌」

O LADIW NI INA. 媽媽的歌 I niyaro ´no sáaniwan a lomadiw Nano to´as tahmatini (no 60 amihca) a laladiwen haw, sahto o kananamanto a laladiwen. Oroma o saki wawa a ladiw a midadimaw, sahtoto o ladiw no sa´aniwan, o ladiw ni ina.

媽媽的歌:在宜灣部落裡的歌唱從古調唱到六年代的新歌調,這些歌調是宜灣人所熟知的。從搖籃時期起,宜灣的媽媽們便如是地唱給心愛的小孩聽。宜灣之歌,媽媽的歌。

專輯全聆聽: 「媽媽的歌」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