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5

 沈聖德的電影音樂與創作故事上線(下)






唐朝綺麗男AMOROUS MEN OF TANG DYNASTY





導演〇邱剛健  出品年分〇 1985

認識邱剛健導演是因為方令正,因為「唐朝豪放女」的劇本是邱剛健寫的。因為他很喜歡《唐朝豪放女》的音樂,所以找了我來幫他作音樂。那個時候我已經做過幾部電影的配樂,蕟現我最喜歡的導演有兩種:一種是像方令正,他很清楚自己要什麼,在片子開拍時候,很多事情已經策劃好。另一種是像邱剛健,他非常的開放,可以接受任何有創意的東西。他只是跟我說,他不要任何他聽過的音樂,其他的,任由我自由發揮。因為他也是從實驗劇團出身的,所以他可以接受非正統的東西出現在他的電影裡,這也是做《唐朝綺麗男》最好玩的一點

這部電影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在台灣做的,我還請了一些台灣的朋友在電影音樂中「喊叫」,使用劇場的聲音技巧變成配樂。出來的效果滿有趣,因為一部分的配樂完全是用人的聲音來做的,另外一部分是MIDI。整部片子充滿了各種風格的聲音,有的是劇場人聲,有的像Brian Eno。只要我覺得適合就把它放進去。跟《唐朝豪放女》不同的是《豪放女》,我們希望製造一個唐朝的氣氛,但綺麗男》,我們想製造的是一個現代人看唐的氣氛,所以觀點與作法都不一樣。




旅程BEJALAI

導演〇張健德 出品年分〇1986

張健德是一個專門拍紀錄片的導演,馬來西亞人。馬來西亞沙癆越有一個部落,當地最重要的產品是木材,張健德想講的故事是現代文明對少數民族和諧生態的衝擊。《旅程》的男主角是癆越部落青年。在那個部落裡,所有的男孩都必須經過一個成年禮的儀式,十八歲時一個人帶著弓箭與刀,到叢林裡展開一個長達兩年自求生活的「旅程」,如果能熬過這兩年,回到村裡才能變成一個「男人」,結婚生孒,被村人尊重。

因為外國商人看中這個部落的木材、用錢向村人買木材,村人開始時當然很開心,因為可以賺錢。後來因為木材砍伐太厲害了,有些叢林整片被鏟平,水土保持失去衡,河流由清澈變成汚濁。當地的年輕人在十八歲展開旅程時跑到都市一去不回,因為他們發現原來錢可以換來很多現代享受。《旅程》就是這麼一部半記錄片、半劇情片,描述現代文明對部落的影響。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台灣的部落。前一陣子,我去了一些阿美族的部落,發現年輕人都往都市裡賺錢去了,村裡剩下的都是老弱婦孺。現代文明雖然帶給他們很多現代的享受,但相對的,生態受到很大的破壞,屬於自己的文化已被侵蝕殆盡。 拍《旅程》時發生很多事情,馬來西亞政府對這部電影有一點意見,擔心被用做反宣傳,一直不准我們開拍,進入馬來西亞一個月後才拿到拍攝執照。開拍的第一天就發生了意外,其中一個工作人員淹死了,我們的情緒由獲准開拍的喜悅轉為悲劇,停拍了好多天,解決了喪事,才又再拍。 本來我是做這部電影的錄音師,攝影師是個英國人,後來因為等了一個月馬來西亞政府都不准開拍,他就不幹了。張導演知道我以前是拍實驗電影的,改請我當攝影師,由我的助理做錄音師。 這部電影的成本很低,用十六厘米拍再放大成三十五厘米。因為發生太多狀況,後來就沒有多少預算可以做後製。我覺得這部電影的音樂應該用這個部落自己的音樂才對。選錄的一段用到當地的樂器SAPE,還有一種像吉它的弦樂器,,但是只有兩根弦,度數是五度。音樂本身很簡單,兩個人彈,一個是節奏,一個是旋律。當這種簡單的音樂配合上畫面,就會覺得很感動,因為它的音樂就是從那個大自然環境中生長出來的。 另外一段選的是村中三個長老,用的樂器是棍子,棍上繫有鈴、鐘,敲擊在地上就形成節奏。歌唱有一個節奏結構,唱者則根據自己心中所想即興發揮歌詞,沒有確切的歌詞,有點像陳達恆春調的演唱方式。所以雖然這部電影的音樂不是我的原創音樂,但是我覺得這是對這部電影最好的一種方式。



川島芳子KAWASHIMA YOSHIKO

導演〇方令正 出品年代〇 1989

這是方令正歷年來拍過最大成本的電影,他還是維持了細規劃的習慣,未開拍之前,我們就做了很多背景資料的研究,譬如那個時代的音樂,還要看很多書,去了解人物的背景,然後才能決定音樂要怎麼去做。




我們發現那個時代很流行一條歌,其實對中國人非常侮辱,叫做〈支那之夜〉,是日本人希望在中國境內推廣日本文化特別寫的一首歌。從歷史的眼光來看,我覺得特別值得研究,因為它不僅侵略一個國家,還從基層去侵略一個國家的文化。如果你能改變一個地方的文化,你就幾乎可以改變它所有的東西,其它的東西如建築、工業,要改變其實很簡單。這一點,我覺得日本人和英國人都做得很用心,譬如他們會讓我們香港人覺得會說英文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所有的政府運作都是說英文,英文是唯一的法定語言。我覺得《川島芳子》一片應顯現出日本人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所以片中音樂的主旋律都是用〈支那之夜〉這首歌做一些變奏。


阿嬰MING GHOST

導演〇邱剛健 出品年分〇 1990

這是邱剛健的第二部電影,他的原則多年來一直沒改變,還是以充滿實驗性的看法跟我說」,他要不任何他聽過的東西,只要適合這部電影、你覺得對的,就可以放進去。我覺得上次做《唐朝綺麗男》放了太多不同風格的東西進去,因此整體上缺乏一種完整的形象。所以在《阿嬰》裡,我就想用人的聲音做主軸,在這個最低點上,看能夠有什麼可能性。後來就決定用兩個女孩子的聲音加一個巴烏和一個琵琶。所有的音樂都是這些不同的聾音組合出來的。


這部電影用了很多喊叫,比《唐朝綺麗男》用得更激烈,出來的效果我非常滿意。它和一般電影配樂不同,一般的電影配樂,劇情走到強烈處,音樂要跟著激情;而在這部電影裡,我強調的是潛意識,聲音一直都在背景裡面,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出現,但它一直在提供一個訊息一「阿嬰」是個鬼,音樂有時是她在心裡面唱的歌,有些是只有她才聽得到而其它人聽不到的音,也就是鬼話。所以片中有一段是兩個女子講話的「鬼話綿綿」,觀點很有趣,音樂也就很詭異。後來這部片子在亞太影展拿了最佳音樂。


愛在他鄉的季節FAREWELL , CHINA

導演〇羅卓瑤  出品年分〇 1991

一九九〇年一月,羅卓瑤打電話給我說電影已粗剪好,不知道有什麼樣的音樂可以表達中國人的思鄉情懷?我想過用廣東的南音,後來覺得南音的曲調輕快,聽起來不是那個味道。因為在台灣待過一段時間,對台灣的民間音樂有一點認識,所以拿了福佬音樂、山地音樂及恆春民謠調給羅卓瑤聽。她一聽到陳達唱的《阿遠阿發父孒的悲慘故事》(許常惠錄音,第一唱片發行已絕版),當場便認為是她要的音樂。雖然我與羅導演都不懂台灣話,但百分之百肯定它代表了電影中人物的悲劇心情,因為陳達的唱腔足以說明一切。更好的一點是恆春調的唱法是在固定的音樂結構上做自由的演奏與演唱,這一點和西方的藍調音樂相似。


透過在台灣搞民間音樂的朋友胡金山與明利國,我們在恆春找到了陳達的徒弟張薪傳老先生與一位吳對老太太,一天之內連續聽到幾位老人豪家唱恆春民謠,比到音樂廳聽莫札特有味道得多。因為張老先生行動不便,,所以希望我們在他家中錄音,但是家中小孩叫、小鳥啼,實在沒辦法,最後移去附近一處尚未蓋好的廟。唱了兩個小時,把老先生累壞了一半。因為覺得恆春民謠與藍調音樂接近,所以找來RICHIE WALKER搭進藍調吉它與月琴JAM,再搭上黃大煒的MIDI,樂透了

「愛他鄉的季節」'後來得到金馬獎最佳錄音,電影原聲帶交給水晶唱片發行;據說滯銷得厲害、多出來的印刷品被水晶員工拿來當計算紙。

十八(EIGHTEEN

導演〇何平 出品年分〇 1993

第一次看到「十八」的劇本,我就意味到「十八」是台灣近年來,至少在音響方面、最有創意空間的電影。片子的影象色彩非常強烈,故事用結構義方式表現,比一般敘事式的電影提供更大的解釋可能性。

當時就有一種想法、如果能利用音樂/音響/音效,甚至畫面以外的對白/獨白,跟畫面配合,是可以把整部電影給觀衆的想像空問予以加寬加深。舉個例孒,賭博是片中重要的一個母體,這個符碼代表金錢、機會、命運、生命。為了突顯這點,片中的背景音樂就有很多叫聲,一種我在台北、台灣天天都聽到及忍受的聲音,賣的是食品、豬血糕、大腸麵線,也賣唱、卡拉OK、也賣政治宣傳口號、也賣生活意識品味,擴音器出來的文字被巧妙地用音樂包裝起來。

這些都市的聲音、在路上拾回來的聲音,用美國前衛音樂家JOHN CAGE 菂耳朵聽起來,是一種音樂,音樂與聲音已沒有兩樣。「十八」的聲音就是一張一百分鐘的聽覺剪貼本。


沈聖德的電影音樂全聆賞往此:沈聖德的電影音樂


專輯封面設計:劉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