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1

                                      台灣有聲資料庫全集(1)
                                      提出一個解釋台灣聲音的態度                                 何穎怡

                                                  照片提供:朱約信

1994到1996年間,我在水晶唱片主持一個大型的田野採音計畫「台灣有聲資料庫」
全集。一共出版了五季十九張CD外帶五本民族音樂學的季刊「台灣的聲音」。

這個計畫蛻變自我先前製作的「來自臺灣底層的聲音」 。這個計畫主要核心人物
有我(監製)、范揚坤(田野統籌、製作人)、符昆明 (田野錄音師)。從今天
起,我們陸續刊出「台灣有聲資料庫全集」的採集錄音與田野資料。

首先登場的是我寫的發刊詞,闡釋這個系列的理念:

提出一個解釋台灣聲音的態度                       


三年前(1991),水晶有聲出版社推出了「來自台灣底層的聲音」的田野錄音計劃,結合報導文學工作者、記錄攝影工作者,以文字、影像、聲音三個面向,記錄了車鼓、恆春民謠、相褒、平埔族巴則海之歌、酒家那卡西、客家山歌、夜市喝賣與黃克林的民俗組曲八個台灣底層的聲音表演藝術。當時的記錄成果,我們出了一個盒套裝,內有CD兩張、田野筆記書一本與記錄影片一支。這樣一套東西,當時頗引起爭論,因為我們的採集對象有貴為顯學的原住民音樂,有即將躍入殿堂的民間音樂,也有似乎只能歸為「下里巴人」俗音樂。看似漫無標準的錄音項目選擇,顯示了製作 人對「文化」的定義似乎有打破雅俗對立的另一套標準;而以「底層的聲音」做為標題,似乎也有意將「文化」的定義權重新交回到人民的手中。



照片提供:朱約信

從「底層的聲音」到眼下推出的「台灣有聲資料庫」,是長達兩年的醞釀。期問,我們積極在建立一個田野調查錄音的人力庫,走訪許多人類學家、民族音樂學者,希望將他們的研究計劃與成果予以有聲化;我們也認識了許多傑出的報導文學作者、田野記錄攝影者和民族音樂學研究生。

溝通與說服,是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譬如,到底「台灣的聲音」是不是應當只局限在記錄精緻音樂,文建會不是己經在做了嗎?又譬如,我們是不是應當和許多做原住民音樂採集的人一樣,認為溯古比現狀的記錄遠為重要,而且是唯一的優先?又如果,水晶有聲出版社的野心是對「文化」重新定義,想要打破從殿堂到民間的迷思,把何謂「台灣的聲音」的解釋角度放在底層的、生活的、人民的,那麼在呈現錄音的同時,我們是不是也應當從一個人類學、社會學甚至解構主義人類學的角度,對這些聲音做一些解釋?這些都是我們的野心!所以我們就面臨了必然的疑問,這似乎是一個政府單位才應該從事的大工程。

                                                            我們採錄的牽亡陣歌舞。

我沒法解釋一個民間的商業唱片公司,為什麼想要全面性地去勾勒「台灣的聲音」版圖?說是使命,可能太沉重;說是鄉愁,有點過 於浪漫。或許,比較正確的說法是一起共事推動這個計劃的人,多少相信「歷史」有許多書寫面向,其中有一個寫法是這樣的……

假如,你生長在台灣南部某鄉下,小時你看過廟會,有人演唱亂彈,有人唱歌仔戲,有人跳車鼓,有人打拳賣膏藥,有人演布袋戲……;鄰家的阿媽過世時,有道士做功德,有牽亡陣、孝女白瓊、五子哭墓騷音連天;如果你朋友中有客家人或原住民,山歌子、豐年祭歌謠是他們的聽覺經驗·……



                                          沈明正的金光布袋戲。攝影:薛湧

聲音的浮世繪是這樣的雅俗交雜,緊密地和我們的出生、吃飯、睡覺、長大、結婚、生子、死亡 結合在一起。我們活在聲音的歷史中,但是就和所有人一樣,我們無由掌握歷史的真義。誠如史學家 黃仁宇所說的,我們對歷史的解讀,縱使是透過民問戲曲這樣的小傳統型式,往往沉澱出來的仍是一種鞏固威權的大傳統史觀。或許畢我們有生的精力,「台灣的聲音一一台灣有聲資料庫」都無法架構出一個真正屬於台灣聲音的歷史,但是站在此時、此地,我們願意提出的是:一個解釋台灣聲音的態度。

這個態度是,我們相信聲音是歷史的一環,而歷史的書寫可以是以人民為主體的,裡面揉浸了聲音與生活、聲音與土地、聲音與人民、聲音與社會的多層互動。

因為我們相信歷史是一個進程,所以我們注重溯古復原的記錄工作,也注意在現實流動的聲音。又因為沒有人的欲求,就沒有聲音藝術,所以我們也記錄下每一個錄音對象的生平故事,在他們抱守藝術的堅持中,我們看到了聲音藝術與現實的互動、生存、蛻變或死亡。或許,這些東西,合起來,可以有點歷史的感受。

宏觀出入需要微觀研究的累積。更重要的,是要有以時間換取歷史的一點執著。


                                我們採集了薪傳獎藝師潘玉嬌的北管。

去年,我們花了一整年的時間錄下了兩張「亂彈藝術」、兩張「牽亡陣歌」、一張「金光布袋戲」。每一張的錄音,我們都有一整組田野調查員參與工作,有人負責做音樂的學術性解析,有人試圖解構這門藝術在社會結構一中的意義,有人專責做記錄攝影,有人負責寫錄音對象的故事。這些文字的記錄其實花掉了我們更多的時間,但回首起來,卻收穫甚多,因為每一個細節的反覆砌磋觀點,都一再使我們重新調整觀察聲音的眼光。

                                                                       我們採集了當年僅剩的職業北管劇團新美園。

                                

這些研究成果是不可能全部故在CD的內頁解說的,所以我們經過長時間的思量,決定配合「台灣有聲資料庫」的調查與出版進度,推出「台灣有聲資料庫」季刊《台灣的聲音》,除了做為此系列有聲產品的文字解說外,也希望廣納民族音樂學的其 他研究論述。

重新架構台灣的聲音版圖,是個窮一生精力都無法達成的野心,我們很慶幸有許多資深的學者,不嫌棄一個民間唱片「小孩開大車」地扛起這個野心工程,慷慨惠賜文章、參與我們的錄音調查計劃。有著前行者的引導,使我們勇敢地以最誠懇的錄音、文字與攝影記錄與您素面相見。

期盼著您的回應,讓我們知道記錄的路上並不孤獨,更重要的,我們需要多元化的聲音,讓我們邊走邊做邊檢討。


                     我們的文宣品與「來自臺灣底層的聲音」、「台灣有聲資料庫全集」。朱約信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