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2

 台灣有聲資料庫全集(2)

關於「臺灣有聲資料庫」的前事與事前

范揚坤(前水晶唱片田野調查統籌,現南藝大助理教授)

 

1.     自《北管驚奇》而生的緣分


              因「北管驚奇」,范揚坤加入了水晶的採集團隊。水晶唱片提供

 

1993年當初有「臺灣有聲資料庫」的紀錄出版構想當時,首先出現的紀錄對象,就是王金鳳。因為此前水晶唱片為舞蹈家陶馥蘭編舞《北管驚奇》舞作的音樂,出版同名專輯。這張專輯包括蒐錄陳中申、陳明章兩人的創作音樂,以及王金鳳與他的「新美園北管劇團」前後場演員共同演出傳統亂彈戲《販馬記》裡的「李奇探監、哭監」選段。亦即陶馥蘭「多面向舞蹈劇場」當年演出《北管驚奇》下半場邀請王金鳳共演,舞台上戲中戲表演內容。

這段機緣,應是當年水晶唱片的何東洪、何穎怡初次如此近距離經驗亂彈戲表演文化。至於兩人誰先認識王金鳳或「新美園」,我似乎從沒問過。但我第一次在「新美園」演出現場,接觸到來自水晶唱片的人。確定是何東洪。當天當他人在後臺拜訪王金鳳時,我正在戲臺前後幫忙著雜工。 

2.「戲箱」的我

大學時期開始跟著看王金鳳「新美園」演亂彈戲,時有機會跟著戲班南北來去。看著一群年齡多逾超過70歲的老演員,每到定點合力卸載戲籠、裝置戲臺,隨之準備演出,一天從扮仙敬神開始演戲直到夜深尾聲歇鼓散戲,直到拆臺戲班車行再往下一處停腳。往昔戲班人慣以「戲箱」暱稱戲迷,形容那些總是追隨戲班南北演出四方來去,自願於追逐途間幫忙揹扛演員表演行囊的人。我對戲班的認識,即始於如斯的歲月生活參與。從歷次跟班看戲點滴接觸經驗過程裡,逐漸累積起與戲班人的情誼。在每次演戲空隙間,自動藉著助理卸籠搭景雜活、為王爺點香奉茶,或與戲班演員們席地共餐各種機會,打聽著各種關於戲班傳統、表演內容、場面規矩、信仰禁忌、演員各人經歷見聞。

3.  初識何東洪、何穎怡


                             

水晶唱片的何氏「姊弟」搭檔:何穎怡與何東洪(現任輔大副教授)。照片提供:任將達

初識何東洪那天,「新美園」來臺北,在南海路的藝術教育館裡演戲的後臺環境裡。當日演出前,作為新美園的「戲箱」,我在協助戲班人卸籠裝臺過程間,有點距離地看著何東洪與王金鳳對話場景。沒等幾句言語,金鳳先隨即朝我招了手,喚我幫忙回應來訪者的提問後,隨即如常自去準備戲班當天演出所需道具、服飾。隨後直到演出結束,二人並立在後臺側邊,一邊看戲一邊閒聊間,知道水晶唱片當時計畫出版陶馥蘭「多面向舞蹈劇場」即將演出的《北管驚奇》舞蹈劇場音樂專輯。專輯其中有一部分將收錄王金鳳「新美園」亂彈戲演出。對此何東洪或代表製作計劃來瞭解,或介紹後續錄音演出可能的工作模式。 

之後不久,再被王金鳳找去「多面向舞蹈劇場」舞團位於北市長安東路二段1633樓排練場,看王金鳳、王秋鸞父女與劉榮錦為首的後場樂師幾人,參與排演。當天沒看到戲,只見樂師始終晾坐在後場位置,王金鳳則拎著一領涼蓆被安排在舞者周圍踱步。直到老人家被安排躺在地上,涼蓆當作被子蓋在身上。老人家順隨人意地配合著,旁觀的我既沒修養也沒勇氣繼續看排練。返身尋個空檔,自顧離開。不意鄰座初識的何穎怡也準備離開,二人一齊下樓。賸下《北管驚奇》唱片執行製作何東洪繼續留在現場。事後在王金鳳臺中旱溪家裡,有機會聊起這事,老人家表情淡然不以為意,直說那些年輕人原來不懂習俗忌諱,沒有需要怪罪或罣礙。不過,探問王金鳳對於此次演出內容看法,老人家總說不清楚舞台上那群人究竟在「做」什麼,但很高興能有機會於其中唱表演一段亂彈戲。

4. 「李奇探監、哭監」唱段「驚奇」後製

                                             

                      Bertie 符昆明後來成為「台灣有聲資料庫」的御用田野錄音師。 

騎機車離開「多面向舞蹈劇場」,搭便車同行一段路的何穎怡沿途聽我數落剛剛排練場上活動種種反習俗的不宜,對王金鳳的冒犯。不適應當代表演藝術界對臺灣民間文化傳統的不以為意與斷裂。何穎怡則高舉著水晶出版《來自臺灣底層的聲音》巨作為例,極力推銷水晶的臺灣價值,及對完成臺灣的跨世代音樂版圖的願景。典型的90年代臺灣風的文化對談。通常車過無痕,大家繼續各自前進。不想臨下車前,突然約我擇日到公司一談。雖說大學期間已見識過一些臺灣文化復興運動家的激情與行事模式,想著水晶、何穎怡至多不過如斯,還是鼓起勇氣赴會。一入水晶拜訪,不待及聽聞何穎怡日前傳教內容續集,只是約我幫忙聽一下《北管驚奇》新美園表演錄音的後製作。這人顯然覺察,但凡與王金鳳、亂彈戲有關的事,我似乎不能拒絕。顯然沒能記取教訓的我再一次,順隨著何穎怡的熱情與話術入了套。

兩天後近子夜時分,在中山北路上揚唱片店門前碰面。隨著當時只見過幾面的何東洪,兩人輕聲潛入一間燈色溫暖的錄音剪輯室內。不識錄音師Bertie(日後我才知道他本名符昆明),但見他雙手熟捻著連結調整後製工程各種器材,過程間包括安置一盤2吋幅寬的盤帶錄音母帶壓貼在機器磁頭上;隨後再在另一座帶式錄音機上裝入另一份1/4吋幅盤式磁帶。聲音播放,磁帶轉動,一再流轉著王金鳳亂彈戲唱段。李奇「孤鳥宿山林」唱段悽愴聲情裡,Bertie坐在console前,猶如執行一場儀式,偶爾冷靜地詢問我的意見,雙手嚴肅細緻地調諧整理著不同音軌上各種樂器與人聲的配置比例,嘗試重現著表演現場的聽覺感受。Bertie的錄音室工作有著一股莊嚴的儀式感,直到陳明章一身酒意進場,開始挑剔正在完成的後製工作。挑剔我對聲音的建議。何東洪悄然消失,轉回來時不知自何處帶回一包檳榔,安撫這位專輯製作人之一。Bertie則是八風不動,兀自繼續工作直到天亮,當日原定音樂後製進度完成。


5.
  
「臺灣音樂傳統的聲音資料庫」基礎構想

                                           

                            五套的「台灣有聲資料庫全集」。照片提供:朱約信

終於《北管驚奇》專輯音樂後製完成。一方面好奇之前在錄音室裡的製作人何以不斷質疑聲音沒有「相位」(phase)、「相位」不正確的問題,最終如何得到解決,另一方面更由於看到Bertie對「李奇探監、哭監」唱段後製工作的嚴謹,及對亂彈戲演出前後場音樂搭配整體平衡關係的講究,印象深刻。再次來到水晶板橋三民路新居,想要瞭解出版後續。不知為何,被何穎怡的魔力話術再次說服,答應後續協助整理專輯中的《販馬記》兩段唱詞。 

完成並繳交作業後,何穎怡突然徵詢找我參與籌備《來自臺灣底層的聲音》續集意願,同時有意在新收清單納入王金鳳或「新美園」其他演員,並問有無其他建議人選。

過程間兩人討論逐漸變得嚴肅而專注。我從亂彈戲內涵多聲腔藝術體系的考慮,到質疑報導文學、人類學、民族音樂「異文化」采風模式的紀錄樣態,對於彌合臺灣音樂世代傳統斷裂的侷限性。如是表達自己的觀點。嘗試運用著一種「後殖民論述」(post-colonialism)辯證模式,委婉的抗拒。接著延伸前次機車馳行過程的道路論壇觀點,介紹1960年代臺灣早有音樂人援用民族音樂學田野錄音工作方法,甚至文化輿論社會動員模式,推動「民歌採集運動」開啟針對臺灣音樂傳統的自我啟蒙歷程。正當那些透過西方音樂知識傳統養成音樂界青年學者嘗試與臺灣在地傳統音樂文化建立聯繫之際,同時代臺灣其實存在包括鈴鈴、新時代、惠美、鐘聲、美樂……等數十家,自1950年代即陸續成立在地唱片廠牌,長年頻繁出版各類型傳統音樂唱片,包括漢文化或原住民族音樂的傳統與時代變貌。當年每家唱片所累積發行目錄,即便如遠東、電塔一類小廠牌也可有百餘種,整體看來,實際已是一座「臺灣音樂傳統的聲音資料庫」。這也是水晶形成《臺灣有聲資料庫》的發想概念基礎以及定名最初起點。

                                                   田野場上的范揚坤(戴墨鏡者)。范揚坤提供

在我當年視野裡,1960年代前後臺灣民間唱片產業所出版各種源自在地人文傳統的臺灣音樂,不論質量,遠超過「民歌採集運動」年代以至1990年代近40年音樂學術調查可能累積總和。至今學者的音樂調查紀錄,始終不過僅及於利益學者個人或與學者有關少數人的見聞成長,唯有商業出版才能開放音樂的保存紀錄與公共化。歷來民間唱片廠牌出版臺灣音樂有聲資料,其中藝術與歷史價值,學術界當年不僅缺乏適切評價,甚至不受重視。即便如此,當時各地從「唱片行」到夜市之類生活消費市場,各家廠牌自製或翻錄各種「歌仔戲、布袋戲、北管、南管、八音、十音、勸世民謠、客家山歌、山地民謠、……早晚課佛經」唱片、卡帶即便不算暢銷,仍隨處可見銷售展示。唯有文化所在環境的任何人不需任何理由都有機會接觸、累積印象,延續音樂傳統的歷史目標才有可能。類似《來自臺灣底層的聲音》報刊雜誌般曲目組織的文化尋聲,不論外觀包裝或蒐錄內容多麽迷人,究竟只是一種故作姿態的采風記俗,還是一群異鄉人的迷走尋聲記旅。又或者更類似離散(diaspora)理論所說那種文化失語者所意識與傳統斷裂情結的補償作為。對此,我承認當時自己也屬於臺灣傳統音樂文化失語世代的迷走成員之一,王金鳳這些長輩們所承傳的藝術外觀、內涵乃至深景處的文化美感的把握,是我所信賴的軌跡。

                                                         

范揚坤(右立者)、何穎怡與「台灣的聲音」編輯群在水晶唱片會議室挑選田野照片。薛湧攝影

對我而言,如此《臺灣有聲資料庫》的構想,原本只是一種樸素的歷史連結,期待臺灣的商業唱片出版產業,能夠從此延續前世代臺灣傳統音樂有聲出版,保持在原來「文化中的音樂」(music in culture)脈絡世代現場;一旦社會沒有能力支持傳統音樂成為商業有聲出版的產品選項,事實可能由於這些音樂傳統賴以存續的文化環境的滅失。199522期《臺灣的聲音》(當年隨各輯《臺灣有聲資料庫》出版同時的期刊)還規劃「有聲資料中心」專題,曾登載三篇分由許常惠所勾勒臺灣的「民族音樂中心」(今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前身)遠景,王櫻芬翻譯Anthony Seeger〈有聲資料中心在現今民族音樂學中的角色〉討論西方當代的有聲資料典藏學術機構各地民間資料積累與研究應用的討論,及我對當年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的本土音樂戲曲研究資料庫建置可能的觀察報導。說明我們並未期待一家民間唱片公司高調地承擔建構原只有國家或國際組織才有能力建構的學術典藏資源體系,如美國「史密斯學會檔案館」(Smithsonian Institution Archives)有聲資料中心、德國「柏林有聲資料檔案館」(Das Berliner Phonogramm-Archiv)的歷史建置與成就。 

6.     特別的合作關係


 「台灣有聲資料庫」搭配的季刊《台灣的聲音》有採集對象的生平故事,有民族音樂學的討論。撰稿者許多是學者,范揚坤是主要集稿人。水晶唱片提供

對話過程間,當時水晶唱片嶄新、寬敞的辦公室空間,充滿眼前,覺得充滿人文理想與實踐企圖的水晶唱片,正應是新時代可以是銜接前代本土人文音樂有聲出版傳統的重要轉折點。一時攻守易位,開始移轉《來自臺灣底層的聲音》續集製作構想焦點,改推銷「臺灣音樂傳統的聲音資料庫」。在何穎怡最終的統整結論裡,除了原本規劃《來自臺灣底層的聲音》系列持續進行,同時發展《臺灣有聲資料庫》結合《臺灣的聲音》包括有聲與文字期刊的出版模式與構想。從未下定決心推辭的自己更因此混亂對話過程被拉入夥,自此與水晶同仁建立著一段很特別的合作關係與友誼。

此時《北管驚奇》專輯終於出版。淡水茶室現場,Bertie正為《來自臺灣底層的聲音(貳)》金門王與李炳輝二人演出執行錄音,掛著耳機監聽音樂現場的何穎怡不斷要求收音內容要「再髒一些」期待更準確地表現茶室空間裡那卡西表演所在環境聲景原貌,二人在修正收音條件爭執著如何讓聲音變「髒」的亂鬥過程間,終於發現自己與Bertie在音樂錄音上的溝通能力。之後除王金鳳與林阿春、彭繡靜等「新美園」班底,以及潘玉嬌、邱火榮、鄭榮興合作演出《北管亂彈福路戲曲唱腔選輯(1)(2)》現場錄音是由沈聖德完成,其餘自1994年《臺灣有聲資料庫(第一輯)》的《金光布袋戲》、《牽亡歌陣(1)(2)》,包括「傳統戲曲」、「變遷戲曲」、「變遷祭祀舞蹈」唱片,至於1995年《臺灣有聲資料庫(第五輯)》美麗的宜灣系列,不論後製或收音都是在Bertie的掌握中完成。直到他離世,我們始終都是合作的夥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