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聲資料庫(12) 鬧廳音樂(三)
南投沈明正與明正漢樂團「三仙會」水晶頻道上線
漢樂展新貌:明正漢樂團 薛湧
圖說:明正木偶劇團野台演出的武場(武旁)伴奏樂隊。攝影:范揚坤
明正漢樂園的音樂收錄在《台灣有聲資料庫全集》一九四九年第一卷第一期中的「變遷戲曲篇」裡已經初試啼聲,這次在〈來自台灣底層的聲音貳〉裡只是更清晰地將音樂演奏部份從從沈明正的金光布袋戲裡抽離出來
當我們單獨欣賞明正漢樂團的演奏時,可以更明確地理解到,這樣的音樂正自透露出獨特的音樂美學觀點。從發展脈絡來看
它跟傳統的北管吹打樂是一脈相承,
但是在節奏上又發展出許多新枝芽,而這些新枝芽就我們的了解,並非明正漢樂團所獨有,而是台灣民間音樂發展中的一部分。
明正漢樂團為水晶唱片灌錄的《三仙會》屬梆仔腔曲體的扮仙戲,由一個就叫「梆仔腔」的主要曲牌貫穿全劇,其間,再插入其它不同曲牌,全劇音樂結構手法的組織性很強。明正漢樂團的《三仙會》音樂內容仍遵循舊制,但樂隊的編制,已明顯混入京劇鑼鼓及電子樂器,整體的音響效果因之產生另一種特色,這也是民間音樂生活歷練中求變的本能。
這類型的音樂在我們聽來倒覺得民間音樂與西方文明互相交融的好例子。在期間我們絲毫看不到「文化建設」的樣板味,只見到樂師毫無成建地將他們認為好聽的樂器或節奏加進來。在錄音過程裡,我們看到他們除了一般的傳統吹打樂器如大鑼、小鑼、鐃鈸、嗩吶、椰胡、京胡、笛子、揚琴外,還有用電子琴、電三絃、爵士鼓,甚至薩克斯風、小喇叭。第一次見到,讓我們驚訝的倒不是他們怎麼這樣的「不傳統」,而是他們怎麼可以將這些樂器配合得如此「天真無邪」。
圖說:中西大融合的「頭手鼓」。攝影:薛湧
這樣的演奏方式絕不是「船到橋頭自然直」,而是經過許多努力的,我們發現這些樂師不僅能看工尺譜、簡譜、甚至五線譜,而且都能演奏多項樂器。他們都從北管子弟班裡開始音樂啟蒙,有的則是戲班學徒,而後各自學習發展,不僅學習船統樂器也玩西洋樂器。他們那個年代時興北管、亂彈戲、歌仔戲、布袋戲,也愛聽平劇,後來樂器演奏得好,曲牌記得多了,戲也學多了,自有戲班來找他們搭班演奏,沈明正的木偶劇團正是其中之一,後場樂師跟前場演師經常與別的戲團互有流動的。
其實明正漢樂國就是明正木偶劇團的後場,只是沈明正是音樂愛好者,又有生意頭腦,所以將樂師們組織起來,利用他自資興建專為製作廣播布袋戲節目的錄音室,來錄製發行明正漢樂園的音樂帶。 目前已經出了十三集了,從錄音帶的封面大標題〈好聽民俗音樂〉,我們就可以了解沈明正製作錄音帶的理念,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心理昭然若揭,而選輯中演奏的音樂則是包羅民謠、小調、北管由牌、歌仔調……,而北管「風入松」曲牌及各式「風入松」變奏曲更是散見各輯,有「正頭風入松」、「清爽風入松」、「現代風入松」、「高胡風入松」、口琴、南胡「風入松」、「薩克斯風風入松」、「吉力巴風入松」……曲式繁多不及備載。而這麼多的音樂其實是可以在布袋戲配樂裡使用的。
出版布袋戲音樂帶不是明正首創,早在他的師父陳俊然的時代,即著手錄製各式北管曲牌音樂唱片、音樂帶,來供應各種布袋戲團演出使用。但是沈明正錄製音樂帶的目標卻不只是拿來當配樂,更希望廣大的電台聽眾能接受,銷售情形也証明接受度不錯,否則也無法做到十三集。
聽明正漢樂團所演奏的音樂時,實在很難讓自己用聆賞「國樂團」的心情去面對,他們不是國樂交響化的那種,倒有點爵士的味道,樂師們對曲子實在太熟了,所以在合奏的同時又各自去變奏曲子,曲子變奏得好不好,他們稱這是樂師的「藝術」夠不夠,變奏不一定是加許多花腔,演奏的情緒對了就好了,每次演奏同一首曲牌,也不見得都一樣,光是鼓與梆子的加花就有許多變化。
圖說:電三弦伴唱(北曲)。攝影:薛湧民間音樂人的基礎訓練就我來看是最紮賞的音樂教育,在子弟戲館有老師教外
神明聖誕出陣頭就是最好的「校外教學」,到別的村與別的陣頭一交會,自己的「基本功」如何馬上見高下,而同一首曲牌,老師教的「
藝術」好不好,也有「分數」。已經過世的老藝人王炎就說過北部子弟班分西路、褔路來學北管戲曲,比較不完全,因為西路派只學吊規仔(京胡),褔路戲只學殼仔絃(椰胡),而中南部子弟班分軒、園,他就覺得不錯,因為軒與園都要學北管的西路與福路音樂,軒與園的較量多是音樂上的,因此音樂的包容性比較高。(註1)
台灣早期農業社會,家中的孩子在農閑時參加子弟班社團,不僅能學習戲曲,知道忠孝節義的歷史故事,也有宗教回饋、社交、團結的功能,在其中知曉了村中父老的人生價值觀,這種人際間的互動傳播正是社會教育的穩固基石。
現在再看明正漢樂團及成員們的學習音樂歷程,讓我們發現到在經濟起飛的過程裡,我們失落了許多文化生活上的寶貝。當文化斷層逐漸擴大、文化建設邁向觀光化、傳統生活必須標本化的同時,我們很欣慰文化銜接的工作,早在民間底層中開始了。
註1:子弟班學戲曲這段除採
訪明正漢樂國樂師張火昌、藍春城及過世藝人王炎外,亦參照《野台高歌》,邱坤良著,皇冠叢書,30-37頁。
明正漢樂團「三仙會」全聆聽:明正漢樂團「三仙會」 199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