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6

 台灣有聲資料庫(11)鬧廳音樂(二)


八音傳奇陳慶松與其曲藝             鄭榮興

(編按:本文作者為教授,戲曲樂師、演員、教育工作者;作曲家;民族音樂學戲曲研究者,做過復興劇藝實驗學校附設綜藝團團長兼歌仔戲科代理主任、復興劇藝實驗學校校長、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副教授兼校長、台北市私立方濟高級中學校長及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教授兼校長。剛才獲文化部登錄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一客家八音保存者


                                                                          陳慶松先生。圖片提供:鄭榮興


陳慶松先生於西元一九一五年出生,台灣苗栗人,祖籍廣東梅縣,九歲時隨其父親陳阿房先生學習吹奏特製的小型嗩吶,又學習胡琴、打擊、北管戲曲及九腔十八調的唱腔,十歲開始隨八音團工作,負責吹場音樂及簡單八音小曲的演出,十二歲學習黑頭道士、道場音樂的吹奏,二十一歲正式拜黃鼎房先生為師,學習所有八音的音樂及佛教的梵唄音樂。

 

                                      鄭榮興率陳家八音團演出「百家春」

二十三歲到花蓮去自噴春,受到當地人士的欣賞,聘他去教授北管子弟圈。時逢抗日戰爭之始,無法到花蓮去,繼而新竹、苗栗等地被禁鳴鑼鼓(禁鼓樂),二十四歲時,被日本政府征調到高雄左營奉公一百多天,二十五歲回苗栗,隨師公黃阿皇先生學習洋裁,並且在閒暇之際,由師公親自傳授其絕技鳳凰鳴 (即鳳求凰)一曲。

台灣光復後,為了充實自己,再跟隨亂彈劇團新龍鳳、南華陞等劇團約五年,研究其曲牌與唱腔?然後回苗栗,開始從事八音工作,自己組織八音圈,傳授門徒,兒子鄭水火、侄兒鄭天送、學生郭鑫桂、謝顯魁、胡煥祥、李阿增及孫子鄭榮興等,以家班的型態在新竹、苗栗、東勢各客族聚落演出,深獲好評,並且還遠到北港朝天宮及高雄。四十五歲以後開始在苗栗縣各地傳授北管子弟圈,有苗栗巧聖軒、大坑勝樂軒、福星和樂軒、苗栗新樂軒、褔星軒、頭份巧聖軒,以及頭份內灣八音圈, 為八音界公認的「一代大師」。

 

第一代陳家八音團合照。鄭榮興提供

民國六十六年七月二十五日於台北實踐堂參加民俗基金會所舉辦的第二屆民俗藝人演奏會,演出「鐵鍛橋」、「六板」及「十送金釵」 等樂曲。又以鼻孔吹兩把嗩吶震撼音樂界。民國七十一年八月應苗栗縣教育局聘請,在建功國小舉辦為期十五天的客家八音研習會。民國七十二年二月十九日,應新象公司邀請,帶領陳家八音國參加第四屆國際藝術節中國傳統之夜演出,曲目是「大閉門」和「糶酒組曲」。

 

陳慶松先生所演奏的曲目有:

 

(一)自師父所傳習的曲目

 

1.     吹場部份:大開門、小開門、一枝香、大團員、福祿壽、漢中山、新義錦、過江龍、拾番頭、大五對、雷星台、夜行船、得勝令、普魔咒、三句半、水底魚、一串蓮、百家審。

2.     絃索部份:一巾姑、王大娘、二八佳人、雪梅思君、姑嫂看燈

、算命歌、鳳娘歌、打花鼓、懷胎、白牡丹、清晨早、剪剪花、九連環、冷包茶、補缸、看芙蓉、紅繡鞋、王美人、醉月樓、耍金扇 、開金扇、賣什貨、嘆煙花、雪花飄、十八緞、山歌仔 陳仕雲、老腔山歌、問卜、初一朝、瓜子仁、十八摸、情不捨、病子歌、鬧五更、送金釵、洗手巾、賣酒、上山採茶、上大人、洋洋湖、四大金剛、高山流水、六板、大八板、緊大開門、鳳凰鳴、緊大五對、狀元遊街、三句半、大埔調、十二月古人、鐵鍛橋。

 

陳慶松嗩吶獨奏的「病子歌」。

(二)自己編作的曲目

 

1. 吹場部份:寄生草、新金榜、上小樓。

2. 絃索部份:南詞天宮、女告狀、改良平、都馬調、和番頭排。

3. 吹戲部份 :彩板、平板 、二凡、緊中慢、慢中緊、西皮倒板、西皮原板、刀子、流水板、二簧倒板、迴龍、二簧原板、流水板、慢頭、背詞仔、七字仔調 、都馬調、腔子、改良調、緊疊仔

4  .時代歌曲:大國民(日語歌)、三聲無奈(台語歌)、青春嶺

 

 有關陳家八音團與陳慶松先生                鄭榮興


苗栗陳家八音團由陳招三先生於一八八二年創團至今,民國三十四年至七十二年間,由陳慶松先生領團時發揚光大,足跡遍及新竹、苗栗、高雄、屏東、花蓮等地,是苗栗客家地區的金字招牌,現由陳慶松的孫子鄭榮興領軍,團員共二十餘人。


已故的八音傳奇陳慶松生於西元一九一五年,祖籍廣東梅縣,九歲時隨其父親陳阿房先生學習特製的小型嗩吶,又學習胡琴、打擊、北管戲曲及九腔十八調的唱腔。十歲開始隨八音團作,十二歲學習黑頭道士、道場音樂吹奏,二十一歲正式拜師黃鼎房先生,學習所有的八音音樂及佛教的梵唄音樂。二十五歲起再跟隨亂彈劇團五年,研究其曲牌與唱腔,後掌陳家八音團,四十五歲開始傳授北管子弟團,為八音界一代大師。

陳慶松先生最為人詫道的是他能同吹兩隻嗩吶,被視為是奇人。 



《苗栗陳家八音團的第二代團員》 

                                                                  鄭榮興領導後的陳家八音團之排場。圖片提供:鄭榮興

此次增錄的部份,係由苗栗陳家八音團的第二代.第三代團員共同完成,多是受過陳慶松先生親炙的徒子徒孫,成員包括有鄭水火(陳慶松之子).郭鑫桂.謝顯魁.胡煥祥.羅時星.陳接枝.彭玉坤.王順能.鄭榮興(陳慶松之孫).張士峰(鄭榮興之徒)。

這些徒弟多半在小學畢業後以學徒方式,住進師傅家學習八音,但王順能例外,他出身地主家庭,原是業餘亂彈戲子弟社中相當傑出的一員,二十幾歲結識陳慶松,即拜陳為師,有趣的是他是閩南泉州裔人,卻成為客家八音演奏者,相當特別。

郭鑫桂、謝顯魁,一是陳慶松的首徒,一以天資聰穎聞名,在師傅身上學習到表演風格,也各有所取。言語雖有點口吃的郭鑫桂,曲風平穩而厚重,深得陳慶松疼愛,師徒感情極深。

謝顯魁則以天資聰穎聞名,陳慶松老師前一日教的曲目,隔天 即能背誦吹奏,後也因陳的引介,往戲曲伴奏發展。 


客家八音全聆聽  陳家八音團「客家八音」199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