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3

                                   水晶唱片的老外團

很少人知道水晶唱片曾經出版過兩個在台灣的老外團,分別是「非洲臭鹹魚」(1989)與「爵士牛仔」(1991)。兩個團風格迥異,一個地下樂隊車庫風,一個非洲爵士混合。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這兩個團在當時的台灣都是風格超前。以下是兩個團自述與水晶唱片任將達的回憶。

非洲臭鹹魚(Bad Fish in Africa)


「非洲臭鹹魚」是台灣的第一支美國地下車庫樂隊(underground garage band)。那是1987年。他們表演了兩年。但是兩年裡,他們從台北酒吧表演到電視跟廣播,成為台灣全國皆知。下面是他們的故事……

Keith, Scott Ken開始在天台玩音樂,尋找鼓手,找上了Paul White。他和Keith兩人在加德滿都某條泥巴路相識,尋找下一個落腳處。Keith建議台灣。至於Keith, Paul, Scott之前都是明尼蘇達州St. Olaf 學院同學。

ToddK在台北Roxie 認識,之後,ToddPaul為樂團弄到Catch-22的演出機會。

Paul搬到「補習班」Pub去住,樂團的樂器也一起搬過去。

.日夜練團,表演邀約隨之而至。

.樂團陷入不知何處何從之際認識了Mark Gwinn,他有一個很棒的歌聲。與Todd討論後,他們開始跟Mark一起表演,居然很順利,他們就此成為朋友。

.發現台灣大學有個戶外舞台,還有播放設備,樂團在那兒做了地一場現場演出。

.第二次在台大演出是真的有宣傳。擠滿人。台灣大學也是團員們經常玩泥巴足球放鬆自己的地方。

.「非洲臭鹹魚」上台視表演萬聖節晨間節目。台灣人似乎蠻著迷這群西方魔鬼野蠻人,覺得那是他們最大的魅力。前來看他們表演,困惑著迷。

.樂團受邀到超市戶外表演,唱了四首歌就斷電,到處是香腸與驚嘆。

.「非洲臭鹹魚」與Double X一起在台大做跨年演出。

.樂團開始跟水晶唱片的製作人Tim Cunningham合作灌錄Botulism

.台灣唱片公司注意到他們,提供了三十二軌錄音室,重新灌錄幾首Botulism裡的作品,並提供鼓手協助完成。

.「非洲臭鹹魚」在台北火車站做最後一場演出。在後台與水晶唱片老闆見面,簽下合約,但是忘了告訴他,他們幾人那天就要永遠離開台灣。

Mark以及後來的Chuck, Ken為了履行合約,只好花錢雇了幾個樂手假扮團員完成巡迴。

(以上自述摘自「非洲臭鹹魚」的網頁,網頁內容非常精采,包括他們當年在台灣的電台訪問、live演出、甚至媒體剪報,有興趣者請往:非洲臭鹹魚官網 )


非洲臭鹹魚的離台演出。


聆聽非洲臭鹹魚請往Botulism

爵士牛仔(照片提供:黃志青)

「爵士牛仔」在1991年出版同名專輯時的自述:

 

《爵士牛仔》呈現了我們一年多來在台灣台北的音樂計畫。

作為樂團組合,我們一張努力追隨我們的音樂直覺(不管它們將我們帶向何方),也盡力發展我們各自擅長的樂器。大家可以說我們的音樂配不上團名裡的「爵士」二字,而是充滿折衷主義精神。應該說「爵士」指涉我們的音樂哲學。透過作曲與即興表演達到實驗目的。也慶幸我們所追求的東西就像地平線,永不到頭。

器樂(無唱腔)迷人的優點之一是它在詮釋上的開放性。因為人各殊異,一首器樂作品的詮釋就有種種可能。至於專輯裡的曲名指代表作曲者耳中聽到的聲音與情緒。聽者可依據自己的感受為其重新命名。

所有歌曲均由George Soler寫作編曲,I Spy 則為George SolerDominic Rablah共同創作。
                                                                爵士牛仔內頁:照片提供:黃志青

  

任將達口中的「爵士牛仔」與George Soler 

1.   

  團長George Soler,大概是台灣第一位把玩STICK 樂器的人,這種樂器像是只有把手的吉他,10調弦是基本款,想學習的人最好是有鋼琴和吉他、貝斯的演奏基礎比較容易上手,因為彈奏時必須能夠自由地安排你的雙手把位的音階和和弦,也就是two-hand technigue 要相當圓熟,就像鋼琴家。 「爵士牛仔」這張專輯當時是採取studio live 的方式錄製,小喇叭(trumpet)及STICK貫穿主要曲目且拉寬演奏人之間的想像空間,超脫一般爵士樂的基本概念,進入新的實驗場域,在當時算是一項創舉。 http://www.stick.com/artists/videos/


2.【老男人的深夜食堂,與水晶唱片老闆及老友27年後的重聚】

 我接到謝宇威的電話:「喬治(George Soler)剛下飛機,我跟他約晚上10:00到Roxy Rocker,要來嗎?」

喬治和賽門+宇威,昨晚重逢的場合從喧鬧但有歷史意義的Roxy到台味十足的熱炒店,時空壓縮在想當年。

爵士牛仔與任將達、謝宇威的老男人熱炒店約會

喬治除了在水晶錄製唯一一張作品「爵士牛仔」之外,他同時也是老哥劉松洲《魔神仔的世界》的製作人及吳俊霖(五百)《辦桌》版〈樓仔厝〉的編曲人(非洲樂風),是水晶早期重要的音樂人兼搖滾客撰稿人。團員Polo Chenard也在朱約信的《現場作品貳》裡吹奏薩克斯風。

喬治目前住在西雅圖,剛錄完新專輯,專輯裡不忘水晶情誼而邀約了謝宇威、趙一豪,賽門及他自己(他是這麼描述,四位水晶音樂人,dedicated to Crystal Records,),很讓人感動。)共同演出。搖滾+龐克+Velvet underground.

在台啤的催化下,我們從水晶故事、文化政策,一路聊到Brexit(英國脫歐)到1%,99%貧富不對稱到足球到棒球到快天亮…,回到當年的熱情洋溢。

回到西雅圖後,他給了我一封信,(之後,我們也陸續寫了幾封信,聊近況,聊心情…,)

「阿達你好,希望你過的日子都順利,平安。春天終於找到西雅圖藏身之處。天氣真的很美很舒服。Jordi,我兒子,現在Mercer Island (西雅圖旁邊的小島)的LittleLeague棒球隊開始深入新的世界。他現在四歲半,愉快,稚氣未脫。我的夢想是他,二十一世紀中還是能夠過了Tom Sawyer的童年,存在。Like you, I love working with the little children。」

聆聽爵士牛仔往這兒爵士牛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